港股漲幅全球領先 仍難掩對中國股票後勁質疑之聲

 

【彭博】— 中國股市舉世矚目的大漲並未讓全球一些主要金融機構信服。

景順、摩根大通資產管理、滙豐全球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以及野村控股等機構的基金經理和策略師表示,在中國政府用真金白銀兌現其刺激承諾前,他們對這次反彈持懷疑態度,並擔心許多股票已經被高估了。

自9月下旬以來,隨著一系列經濟、金融和市場支持措施重振了投資者信心,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股票大幅上漲。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自9月初以來上漲逾30%,在彭博追蹤的超過90支全球股票指數中表現最佳。

「短期內,市場情緒可能會過度膨脹,但人們最終會回歸基本面,」景順香港及中國首席投資總監馬磊表示,「由於此次反彈,一些股票已經變得估值過高,這些股票缺乏基於其可能盈利表現的明確價值主張。 」

過去一個月,中國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降息降準和向股市提供巨額流動性支持,以及承諾遏制樓市下滑趨勢。本周二國家發改委還將就增量政策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等有關情況。

雖然有很多樂觀因素支撐著股市持續上漲,但此前虛假的曙光也曾多次出現,最近一次是2月份的反彈,後來完全消散。

最近中國股票的飆漲令其對更廣泛的新興市場指數影響力重新得到認可,那些對這個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持有偏低倉位的基金經理表現欠佳。反彈的持續性不僅影響指數基金的年終業績,還會對與中國有貿易和投資往來的國家產生直接影響。

馬磊是年初為數不多相對看漲中國市場者之一,而現在他表示並不著急增加投資。

「有一批股票的價格上漲了30%至40%,幾乎達到了歷史高位,」他說,「未來12個月,基本面是否能夠達到峰值之前的水平,於我而言更多是不確定。我們會因此減持那些估值過高的股票。」

呼喚更多舉措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同樣持謹慎態度。

摩根資產管理首席亞洲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中國需要採取更多政策措施來提振經濟活動和信心。目前為止宣布的政策有助於平滑去槓桿化進程,但仍需要修復資產負債表。

許長泰還指出,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抑制中國股市這輪正在逐漸成形的上漲。

「距離美國大選僅剩一個月,許多投資者認為,美國將中國視為經濟和地緣政治對手是兩黨的共識,」他表示,「目前,外國投資者可能會選擇等待經濟數據見底,並等待新政策穩固。」

成長放緩

滙豐私人銀行仍然擔心,中國採取的措施不足以扭轉該國長期經濟成長放緩的趨勢。

「為了維持經濟復甦勢頭並支撐成長,實現2024年GDP成長5%左右的目標,還需要採取更大力度的財政寬鬆政策,」該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範卓雲表示,「目前,預計中國GDP增速將從2024年的4.9%放緩至2025年的4.5%,基於該預期,我們對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持中性態度。」

M&G英卓投資管理亞洲固定收益基金經理辛奇認為,如果不出現重大流動性風險,預計中國政府將於10月底公佈財政刺激方案,屆時市場或更趨於穩定。該方案可能會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刺激政策在未來1至2個季度對經濟的影響。隨著中國財政政策的轉變,預計第四季度將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以支持信貸成長和家庭消費增加。

進一步走強

不過也有看好者認為由於過去三年的拋售,中國股票估值仍然較低。

「反彈可以持續,仍有大量資金需要再平衡,尤其是來自全球投資者,」富達國際全球多元資產投資管理主管Matthew Quaife表示。 「我們知道估值仍低於平均水平,從技術角度來看,估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破裂可能

野村控股的態度更為悲觀,警告稱這一輪股市上漲可能很快從繁榮轉向蕭條。

野村經濟學家陸挺等人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在最壞的情景下,「股市狂熱之後會出現崩盤,類似於2015年發生的情況」。他們表示,這種結果出現的概率很可能比一些更樂觀的情景要「高得多」。

國債挑戰

正如投資者和策略師對將更多資金投入中國股市持謹慎態度一樣,他們也在小心考慮刺激措施最終會對國債和貨幣意味著什麼。

自股市上漲開始以來,中國國債已出現下跌,在此之前因投資者購買避險資產,國債殖利率曾連續創下歷史新低。

「仍有一些重大挑戰尚待解決,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表示, 「我們需要確保政策刺激能夠有效遏制房地產市場的下滑勢頭,而不僅僅是導致熱錢湧入股市。」

他表示,如果股市降溫,債券可能成為受益者。 「如果接下來的步驟出現任何問題,我們會面臨回到前幾個月的環境的風險。」

人民幣交易員周二將關注央行設定的中間價。過去一個月在岸人民幣升值超過1%,逼近7元這一關鍵水平,突破該障礙可能會引發進一步上漲。

經過熊巿三期, 重臨牛巿一期, 巿場半信半疑, 發達了, 有排玩~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八達通銀包」增值賺取回贈大法, 每月可賺$150現金回贈

港股破紀錄成交4457億元!恒指收市衝破20000關

呂宇健筆|三個月兩換CEO的新世界|Ken L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