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9月, 2024 起發佈的文章

港股破紀錄成交4457億元!恒指收市衝破20000關

圖片
在內地救市「組合拳」刺激下,港股氣勢如虹,繼昨日以逾3,000億元成交勁升近800點後,恒指今日在期指結算日再以逾4,000億元破紀錄大成交額升穿20000點關口。恒生指數 (^HSI) 今日最多升818點高見20743點,收市報20632點,升707點或3.6%,全周升13%;國企指數 (^HSCE) 收市報7299點升213點或3.0%;恒生科技指數 (HSTECH.HK) 收市報4453點升243點或5.8%。大市全日總成交達有史以來最高的4,457億元。 重磅科技股方面, 騰訊控股 (0700.HK) 升1.8%報437.8元, 比亞迪股份 (1211.HK) 升5.9%報275.8元, 小米集團 (1810.HK) 升2.1%報21.95元, 美團-W (3690.HK) 升8.1%報164.6元, 京東集團-SW (9618.HK) 升9.7%報152元, 阿里巴巴-W (9988.HK) 升4.9%報102.5元。 內需股方面, 華潤啤酒 (0291.HK) 升7.1%報32.3元, 百威亞太 (1876.HK) 升8.4%報10.14元, 安踏體育 (2020.HK) 升5.1%報91.3元, 蒙牛乳業 (2319.HK) 升14.9%報18.46元, 李寧 (2331.HK) 升5.1%報18.66元, 農夫山泉 (9633.HK) 升3.9%報32.3元。 其他焦點股方面, 匯豐控股 (0005.HK) 升0.9%報70.6元, 新世界發展 (0017.HK) 升21%報9.92元, 香港交易所 (0388.HK) 升11.0%報308.6元, 中國海洋石油 (0883.HK) 升1.0%報18.58元, 建設銀行 (0939.HK) 跌3.4%報5.99元, 友邦保險 (1299.HK) 升7.5%報68.35元。

鄭志剛辭任新世界行政總裁 馬紹祥接任

圖片
新世界發展(00017)公布,鄭志剛已提出辭任該公司行政總裁,以便投放更多時間於公共服務及其他個人事務。他已由執行董事及執行副主席調任為非執行董事及非執行副主席,及不再擔任執行委員會成員以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及成員。 同日,馬紹祥已獲委任為公司行政總裁,以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及主席。該股將於明日復牌。 新世界集團主席鄭家純表示,感謝兒子鄭志剛多年來在集團業務上的不懈努力,為公司籌謀的同時亦不忘回饋社會。對於他投放更多時間於社會公職的決定,十分尊重和支持,並深信他能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及深遠的轉變。新世界集團會繼續由專業團隊管理,並將成立管理委員會,以促進集團業務發展及持續提升企業管治水平,為股東及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對集團前景充滿信心。 集團仝人感謝鄭志剛對集團的貢獻,並祝願他新的發展順遂如意。 鄭家純長子鄭志剛自2007年加入新世界發展任執行董事,多年來扶搖直上,更跨界涉足周大福珠寶(01929)、新創建(00659)等管理,創立K11品牌;2012年升任新世界聯席總經理,2015年再兼任執行副主席,2020年改為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外界曾視他為家族第三代接班人。 不過,新世界於2017年及2018年大肆擴張,接連開展並投得多個大型項目,包括斥資148億元先後投得3幅長沙灣商貿地;中標投資額達200億元的航天城(現為「11 SKIES」);宣布耗資200億元重建尖沙咀新世界中心(現為Victoria Dockside);新創建2018年斥資215億元全購富通保險(現改名為周大福人壽)。 經歷2020年新冠疫情突襲,2022年美國急速加息,新世界項目回報不似預期,疊加息口抽高壓力,公司連年出現負現金流,去年更要母企周大福企業斥218億元收購新創建,助新世界套現減債。 接任新世界行政總裁的馬紹祥,在土地規劃和建造界工作超過38年,2014年加入政府出任發展局副局長,2017年升任發展局局長至任期結束。2018年加入新創建出任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總監,並於2019年升任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從2022年起同時出任新世界執行董事,於今年1月1日辭任新創建所有職務,並接任新世界首席營運總監。 一個時代的終結, 感謝剛哥為我們帶來了K11! 剛哥, 一路好走~

神威藥業(2877): 2024 中期报告 - 管理層分析

圖片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內」),本集團整體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13.0%至人民幣2,086,695,000元,惟由於其他收入增加以及本集團控費增效的成效使銷售及分銷成本減少,令本集團期內錄得淨利潤增幅27.5%至人民幣626,479,000元。每股盈利比去年同期上升27.7%至人民幣83分。 本集團整體銷售額於期內出現負增長,主要原因是由於疫情受控後帶來去年上半年的藥物需求旺盛,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亦於當時積極補增庫存,多個產品的銷售業績突破新高,形成高對比基數。因而若與當前疲弱的市場需求相比,加上中藥產品被納入集中採購的影響,使期內銷售額同比出現下滑。 淨利潤比去年同期上升,除其他收入有所增加外,主要是由於淨利潤率的提升。期內本集團著力落實控費增效,毛利率從75.2%稍微提升至75.3%,與此同時,銷售及分銷成本與去年同期相比亦減少約20.3%,令淨利潤率從20.5%上調至30.0%。 於期內,本集團錄得來自經營活動現金淨額人民幣564,116,000元,增幅75.5%。而資本開支包括興建廠房、生產線及購買設備等所用現金共約人民幣74,498,000元。以此計算,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產生自由現金流約人民幣489,618,000元,等同每股人民幣0.59元(按已發行共827,000,000股計算)。 經考慮股息政策和未來發展方向後,董事會決定宣派二零二四年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幣11分。連同於二零二四年五月派發的二零二四年第一次中期股息(以替代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43分,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的十二個月期間向股東支付的股息共計每股人民幣54分。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銀行結餘及現金共人民幣6,234,974,000元,銀行借款共人民幣330,000,000元。按已發行共827,000,000股計算,本集團的每股淨現金為7.64港元,每股淨資產為9.49港元。 重點是: 神威藥業每股淨現金為$7.64, 而中期每股盈利是83分人民幣, 以現價$8買入, 長線投資, 財息兼數, 長賺長有。

華眾車載急瀉八成 公司:業務營運正常

圖片
華眾車載(06830)於9月10日早急插八成。該公司發通告表示,董事會確認集團的業務營運維持正常,且集團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並無重大不利變動。 經作出合理查詢後,董事會確認,其並不知悉為避免公司證券出現虛假市場而須予披露的任何資料,或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須予披露的任何內幕消息。 該公司今早急瀉,最多下挫90.3%,低見0.22元,中午收報0.42元,下挫81.4%,成交2.79億元。  截至9月19日, 華眾車載(06830)收巿價0.375元, 與暴跌前的2.2元, 相差仍超過八成, 而 資料顯示, JPMorgan Chase & Co.於9月11日, 以平均0.471元增持股份接近超過1億股, 佔已發行股票5.48%。故有理由相信, 此股不久將反彈回升。 港股大時代快將重臨~

渾水專欄|細價股爆煲 成功引來外資入市(渾水)

圖片
網絡世界經常熱議的「樓市KOL」湯文亮,最近有篇鴻文,標題就是「劈價成交代表業主睇好後市」,引來很多人評論。我也來個東施效顰,學他起個意思相反的標題,希望得到各位讀者的青睞。 昇能(2459)這隻股票,最近見到很多財經界朋友討論。當然,大家的討論點,主要集中事件的前半段,即細價股又爆煲、股票貨源歸邊、證監監管不力……之類。這些論述聽得很多,大體上我也同意。 可是,大家似乎沒有留意到事件後半一段挺有趣的部分。 原來,當昇能爆煲的電光火石一刻,北歐的挪威央行居然越洋來港,買這隻爆煲中的細價股,短線投機。它的成本價大概是0.31元左右,買了8%;然後差不多平手時沽3%,最後剩下的5%,以0.4元以上平均價沽售,所以挪威央行應該有贏錢。 從這裡,你會發現出現一個很諷刺的現象:細價股爆煲,竟然引來挪威央行入市。 近幾年,特區政府不停跑中東、東南亞,希望可以找到外國資金重新投資香港股票,藉此重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但勢估不到,現在居然是一隻爆煲的細價股,引來這個實力雄厚的北歐央行入市,整件事看上去,就十分諷刺。 原來在大型機構玩家眼中,股市越波動,越有上落,就能吸引到它們入市追逐盈利。 挪威央行撈貨 摸不着頭腦 反過來,無論特區政府去甚麼不同的國家,洗無數公帑,浪費無數納稅人的錢,不斷說好香港股市,人們覺得港股不好玩,沒錢賺,於是不來你這裡玩。市場就是這麼殘酷。 這個現象,也可以延伸到更多層面去討論。 例如,為甚麼挪威央行要入市呢?必須要了解到,央行的角色背後是承載著一個國家主權名義,它越洋來買你這隻爆煲細價股,其實對於它自身來說,也不符合傳統定義中的「王道」。 順藤摸瓜去這條問題,也許能摸索到更多有趣的現象。 我們現在面對很多社會的困局,就是不懂得問一個對的問題。我上哲學碩士課,老師都是跟大家說:讀大學,不是求答案;首先你要問一個對的問題。 為甚麼挪威央行無緣無故要來投資香港的細價股? 如果有關當局答到這個問題的話,隨時可以找到一條有效的鎖匙,解決香港現時面對的經濟問題。 為甚麼我們做這麼多事情都吸引不到外資,反而一隻爆煲的疑似老千細價股,就可以吸引外資? 這條問題,可能就是香港能否被重建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關鍵。 渾水 FB / YouTube:渾水財經Channel IG:@muddydirtywater Threads:@muddydirtywater 本欄逢周日刊出

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反彈三成 昨瀉逾七成後強調業務維持正常

圖片
 「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6683)昨日暴瀉逾七成,其後公司發通告指業務維持正常,該股今早反彈,現報3.34元,升29%,成交額達1.1億元。 巨星傳奇通告指,注意到公司股份價格及交投量今日出現不尋常波動,經作出合理查詢後,並不知悉為避免公司證券出現虛假市場而須予披露的任何資料,或內幕消息,意味著公司控股股東並無出現持股被券商斬倉的情況。 巨星傳奇回應傳媒表示,投資者的決策往往基於多元化的投資策略與資金安排,既有投資成本也有回報需求,由於公司早前股價表現良好,有些較早入場股東可能獲得較大收益;加上近期市場動盪、恒指面臨壓力,導致部分股東獲利回吐,屬於正常的市場操作範疇,相信這只是對股價造成短期影響。巨星傳奇還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評估現有條件,不排除將在有需要時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以維護市場穩定並保護全體股東的利益。 董事會確認集團的業務營運(包括IP創造及營運版塊及新零售版塊)維持正常,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並無重大不利變動,且公司控股股東的股權並無變動。

高息股回調「限時特價」 內銀績弱可撈底? 專家推薦心水排行榜

圖片
內銀股作為穩陣收息之選,年內數次大市動蕩時,仍堅挺屹立「財息雙收」。然而,近來四大內銀股等中期業績放榜,首次豪派中期息,本應利好,但股價卻大幅回調。傳聞四起,指內地擬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兼以允許轉按,令外界擔心其盈利被擠壓,前景惹憂。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內銀股價已經大幅回吐,再挫空間有限,「撈底」收息仍然值博。不過高息板塊隨大市整體回調,他明言散戶如想收息,其實另有佳選,同時更分享其高息心水板塊排行榜。 三大內銀收入挫 淨息差齊跌 包括中國銀行(3988)、農業銀行(1288)、工商銀行(1398)、建設銀行(0939)在內的四大內銀業績悉數放榜,成績單就未算靚麗。除卻農行以外,其餘三間營收、純利均錄得下滑,尤以工行跌最傷。 銀行業績各項指標中,一眾投資者最為關心的無疑「淨息差」,直接反映存貸的「利錢」。換言之,銀行淨息差愈高,銀行所得利錢便愈多。然而,四大內銀淨息差按年齊挫,橫向對比,其淨息差按年跌幅,介乎0.21至0.29個百分點,即便是當中淨息差最高的建行,也由1.79厘挫至1.54厘,而其餘三間均未突破1.45厘。 內地救樓市「讓利於民」 恐內捲利潤再受壓 內銀股價疲弱,業績放榜前,其實便有跡可循。外電消息屢傳,內地再出救內房新招,核心是要「讓利於民」。先有消息指出,官方考慮進一步下調存量按揭利率,更重要的是,將允許現有按揭貸款直接轉入其他銀行,這將成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內地首次重啟「轉按」。 瑞銀大中華金融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在本周公開發言時曾稱,如若自由選擇轉按,相當於變相刺激銀行同業競爭,內捲之下按揭利率再受壓。大型銀行按揭利率現處於2.1至2.3厘,若現有按息下調1厘,則會累淨息差再跌0.11個百分點,利潤挫10%,對銀行業利潤的幅面影響極大。 此後續有消息跟進,稱內地金融監管部門考慮分兩步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合共約80基點,首階段下調將在未來數周落實,為內銀的盈利前景走向,再添不明朗。 專家撐可入市 兩大個股睇高一線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年初時內銀曾一度股價勁揚,頗現「炒風」,但當下短線炒賣已非明智至選,但四大內銀股息率均逾7厘,中長線收息仍值博。 問及內銀盈利前景受壓,是否有「賺息蝕價」的風險?其稱,業績放榜前後的兩周之內,內銀股價已經大幅回吐,再度大挫的空間有限,因而此時入手,風險可控。 翻查從業績放榜前一日,至本周收市四大內銀股價...

內銀齊放榜 資產總額有增無減 工行H股派息率超7%

圖片
工商銀行(1398)、農業銀行(1288)、郵儲銀行(1658)及建設銀行(939),連同早一日公布中期業績的中國銀行(3988),內銀的成績表齊齊發放,每間銀行的資產總額都有所增加,展現出雄厚實力及穩健的財務表現。 其中,工商銀行(1398)30日晚召開2024中期業績發布會。工行行長劉珺表明,今年工行計劃實施中期現金分紅,每10股派息1.434元(人民幣,下同),分紅比例為30%。以此計算,工行A股和H股的股息率將分別超過5%和7%,投資價值不斷凸顯。 上半年,工行錄得營業收入4019.99億元,純利1704.67億元,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和年化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ROE)分別為0.75%和9.53%。資本充足率為19.16%;不良貸款率1.35%,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18.43%,較年初上升4.46個百分點。2024年度中期普通股預計派息總額約為511.09億元。 劉珺指出,工行全面升級了總分行的風控機制,加強智能化風控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半年不良貸款數據下降、撥備覆蓋率上升,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喇叭口。 工行副行長張偉武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工行全力支持香港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前,工行已建成覆蓋69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服務網絡。上半年工行境外機構實現稅前利潤26.89億美元,同比增長9.5%。在跨境服務方面,工行上半年為境內重點外貿外資企業發放的融資超5000億元。為12.5萬戶跨國公司提供全鏈條、全場景、全球化聯動的綜合服務。工行已在11個國家擔任人民幣清算行,上半年的人民幣清算量增幅超過90%。上半年工銀亞洲的人民幣貸款投放量同比增長123%,資產託管規模同比增長20%。 談及支持實體經濟的情況,工行副行長張守川表示,工行正深入探索金融服務的新模式、新路徑,助力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 工行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段紅濤表示,工行全力服務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是國內證券期貨市場最大的代理結算銀行,年均結算量超過60萬億元。

中金降中信股份(00267.HK)目標價至10元 經營業績保持穩健

圖片
 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指,中信股份(00267.HK)  +0.010 (+0.136%)    沽空 $1.43千萬; 比率 15.629%   上半年營收按年增13%至3,776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按年基本持平至321億元,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環境下公司業績整體表現穩健,符合該行預期。公司持續高度重視股東回報,上半年派每股股息0.19元,派息率按年升1個百分點至17%,近年派息率穩定增長。同時公司積極推動董事及管理層回購,上半年公司管理層合計購股金額逾8,000萬港元。該行料公司未來有望多管齊下,持續加強股東回報。 中金公司考慮到銀行息差壓力以及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對公司業績產生的綜合影響,下調今明兩年的盈利預測分別5%及4%至592億及653億港元,下調公司目標價13%至10港元,維持評級「跑贏行業」評級。